无论会考的理论设计具有怎样的合理性,无论各省的会*********如何配置、运作,现实中的会考确实步履艰难。尽管会考的历史不长,现实却要求它以改革为主要目标,在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高中新课程方案对完善、改革会考的促进作用
2000年,我国将逐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1997年9月1日江西、山西、天津两省一市开始了新课程方案的试验。高中新课程方案是我国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等经过较长期的研究后确定的一套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课程改革蓝图。它的推行和实施,对深化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都将有着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高中会考必须与新方案相配套,新方案也在促进会考的完善和改革。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是指导会考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计划三个主要特点为会考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新的思路。
1.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为会考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40多年来,我国教学计划类的全国性教育文件中,尚未专门就普通高中培养目标问题作过明确的完整的规定。在新的课程计划中,第一次比较全即、完整地明确提出了培养目标,把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在高中教育中具体化。培养目标中对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及文化科学知识做了如下规定:
“普通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社会需要的普通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自学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既是教育行为的出发点,也是教育行为的归宿,培养目标的明确化,既有效增强了教育行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也为会考确立了一个客观的标准。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通过教育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质量和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考试是对照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受教育者由于学校教育而得到的发展所进行的测量和甄别的过程。我国是将课程目标分解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而当培养目标没有明确表述时,教学大纲和教材就成为考试命题的依据。由此构成了以教材为中心的逻辑循环,简约了大纲、教材以外的客观标准衡量教学的实际价值,容易偏向于“学以致考”,忽略“学以致用”。
从认识论上看,教学与考试不仅仅是认识过程不同,而且二者的认识对象有根本的不同。教学过程是以知识为对象的认识过程,考试是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对象的认识过程,虽然二者的知识范围、认知层次上要有所对应,但教学的认识是学习,考试的认识是了解和确定,显然,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相互替代,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操作上也无相通性。认识对象的不同,认识过程的不同,构成了教学和考试在纵向链条上的相对独立。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教学大纲是唯一的,教材是高度统一的,使人们很难察觉考试相对于教学的独立性,尤其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对教学大纲缺乏系统的评价,考试结果没有实现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对教学大纲的评价,更使人们产生考试对教学依赖性的概念。理论上,不管教学的实施有什么不同的教材背景和教学大纲背景,由课程目标确定的考试都可以是一致的,评价的最终导向是使多样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实现同一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当考试与教学有所不同时,教学势必在考试指挥棒的操纵下转轨。其中重要原因是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和其权威地位。考试对教学的引导要经过多方面的信息综合,深入的分析、评价,仅以分数论高低,无疑是“瞎指挥,。
教学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引导、促进、控制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考试对教学的直接作用是利用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状态信息,衡量教学过程是否优化。从逻辑上分析,如果考试以服从教学为前提,又要具备评定教学的功能,如同以自我标准衡量自己的价值。评定操作最初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逻辑循环,简约了以外在的客观标准衡量教学的实际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评价的意义。由评价的角度可以这样说,以教学目标衡量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其结论往往是局限在教学内容上的,以课程目标作为评价标准,才有可能更多地体现“学以致用”。
会考是鉴定合格高中毕业生的考试,也就是鉴定高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新高中课程计划中培养目标的明确化促进了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完善和改革。
2.课程结构的调整对会考内容的改革提出了要求
新高中课程计划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以限定选修课和任选课为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内容,因材施教,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中注重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会考作为课程教学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必须在准确把握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适当加大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内容。学科类课程如何考试,活动类课程如何考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考查,这就向会考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目标上和具体内容上要求会考的结构与课程结构的变革相适应。考试内容多样性所要求的命题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将促进省级会考题库的逐步建立。
3.新课程对不同类型学校的普遍适应性,保程与课时安排的灵活性,要求会考模式必须要有较大的改革
新课程计划为适应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提供了学校选择的多种课程安排。课程计划规定了普通高中课程门类(12门学科)、开设方式(必修、限定性选修、任意选修)和各学科的总授课时数(总课时数、周课时数等),但对学科课程开设的年级和年限不作统一规定,允许学校因地制宜在一定范围内自行安排。同时不同办学模式的限定选修课程的要求不同,活动课的安排也不同。实质上对会考的考试、考查科目设置、考试标准的普遍适应性和考试时间的安排上都做了限定性要求。会考要适应不同办学模式和教学实际需要,必须要在考试模式上一个改革性调整。
二、会考的改革、调整原则
目前,会考实施、运行中的种种不利因素,既有理论上研究不足带来的,又有管理、操作不善造成的;既有思想认识上不统一、不到位,甚至是认识的错误带来的,又有制度、政策的不严密、不规范造成的。因此会考的改革、调整原则是针对我国的会考实际提出的,它可能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考改革趋向有相当程度的不同,但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将有直接意义。
1.加强中央对各省的宏观管理调控
教育部的宏观管理调控是会考作为“国家承认、省级考试”的最基本点。各省的会考要在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参照国家制定的会考规范化程序要求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地方以充分的灵活性必须以加强国家宏观管理为保障。国家要检查、监督各省对会考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隐况,要行使“国家承认”的权利,贯彻国家的意志,保证社会对“国家承认”的权威性的认可。
要逐步建立国家的会考政策法规,保证国家对会考的宏观控制,并确定从命题到分数使用的每一环节的会考基本模式,使会考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加强国家对会考政策执行和技术上的指导。国家教育部必须有一个相应的机构负责对会考的监督与协调、研究和制定会考政策、审批各省的会考命题,会考标准、会考的政策措施和组织会考的交流研讨。
国家的会*********的一个更为重要的职责是,负责收集和统计分析全国的会考数据,每年向国家提交关于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水平的监测报告。由于多种因素的不具备,建立国家的教育监控系统在我国一直是较难启动的工程。会考的本身就包含有教育监测的使命,有的国家的会考就是政府的教育监测手段。而我国会考的国家教育监测功能从未提到议事日程上,甚至很少讨论,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没有一个切实的协调、管理部门,这不仅造成了会考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造成会考由于管理跟不上所带来的种种“过失”。
会考作为一种考试体制在各省也必须有相应的运行机构来保证。但目前并不是所有的省市都有会*********,建立了会*********的26个省(区、市)其机构形式也不一致,有的设在普教行政部门,有的设在考试部门,有的设在教研室,人员编制、经费等普遍短缺,甚至有的省还存在尤编制、无经费、元专业人员的状况。这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家宏观管理失控的又一个原因。国家既然把会考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确立下来,就一定要完备保障制度运行的机制,其中当然包括要建立和完善省级会*********。
2—注重地域特点,给各省以灵活性
会考的基本模式应当由国家限定,基本模式是“国家承认”下的统一性的体现,而各省在具体考试内容、标准等级的划分、时间安排上的不同,体现了省级考试要突出地方特点,同时也体现了省际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国家的会考基本模式必须在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各省市十几年会考资料的基础上,在提炼、升华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考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来。各省模式的确定,必须以研究实验为先导,在探索中改革。要理论研究与实验相结合。以理论指导会考实践,通过实践促进理论的完善。要科学性同可行性结合,尽量提高会考的科学性,同时减轻学生负担。
3.合理使用会考结衷、发挥会考最太的功能和效益
要合理使用会考结果,关键在于正确界定会考功能。
会考的教育功能在理论上似乎比较明确,实际操作却与理论设计相差甚远。一方面是高考改革不配套,高考对子基础教育过强的导向几乎覆盖